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特别报道】改革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已成共识

专注深度医改的 中国医疗保险 2021-03-02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乌日图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多数地方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改革个人账户也基本形成共识。本着稳妥推进改革的思路,可以先从减少个人账户记账额,同时扩大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起步,逐步改革个人账户。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特别强调加大个人责任的大背景下,个人账户被引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保障制度中。20多年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在激励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减轻财政和企业负担等方面曾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我们对社会保险制度认识的提高,特别是对医疗消费特殊性的认识不断深化,个人账户制度的缺陷逐渐显现,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账户不具有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

我们目前实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制度模式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运用大数法则由多数人分担少数人因遭遇风险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社会共济制度。就医疗保险而言,是多数健康人群分担少数患病人群医疗费用的保障制度。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没有保险的共济功能,不能实现在参保群体之间分散医疗风险的作用,只是一种强制储蓄而非保险。


对疾病风险来说,个人账户的预筹积累机制意义微乎其微。

医疗不同于养老。养老保险是工作的人养退休的人,领取养老金发生在法定的退休年龄之后,在保障当期支付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同时为年轻人预筹积累养老金是可以的,但前提条件是要有经济支付能力和有效的养老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医疗保险则不同,疾病的发生不是在规定的年龄之后,年轻人也会得病,不可能先积累后消费,个人账户积累再多也支付不了一场大病的费用。


有限的医疗保险资金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削弱了保险的抗风险能力。

以职工医疗保险为例,占单位和个人缴费总额40%左右的资金计入个人账户,这些钱不但不能用于其他参保人发生的医疗费用,还挪用到其他的消费领域。如一些地方的医保定点药店成了隐蔽的“医保超市”,各种保健和生活用品都可以用医保个人账户消费,有的地方干脆把个人账户以金融卡的方式发给个人。这些年通过加强管理,这类现象减少很多,但钱积累太多放着不让用也受到各方面的质疑。所以有些地方政府开了个人账户政策的口子,拓宽了用途,虽都是出于更好发挥个人账户的好意,但更加固化了个人账户的私有特性,离保险制度越来越远。


由于上述个人账户制度的主要问题,多数地方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改革个人账户也基本形成共识。本着稳妥推进改革的思路,可以先从减少个人账户记账额,同时扩大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起步,逐步改革个人账户。考虑到这些年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改革探索,也应该允许地方改革的步伐快一些。比如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先将个人账户划转为门诊统筹基金,然后再将门诊统筹基金和住院统筹基金合并。特别要强调的是,稳妥推进改革是为了更加积极的改革,要制定各阶段推进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朝着最终的改革目标迈进,不要让改革“迈出一步,就此止步”。

热点推荐

• 【两会特别报道】陈金甫:紧跟医保新时代

• 【两会特别报道】郑功成:新时代全民医保改革的4个基本思路

• 【两会特别报道】人民对健康福祉的向往 就是新时代医保改革发展的目标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